为什么要少用朋友圈和微博

前言:貌似一些朋友对我不用朋友圈和微博很不理解,我总想一个一个解释,但又过于麻烦,于是根据几篇看过的文章心得而写成此篇博客,与君共勉吧。

我们生活在信息又多又快的时代,无数的精彩​​网站和平台随时更新,吸引我们去浏览、去关注。我们也常在社群媒体(social media)——例如微博——收看最新的消息与评论。从娱乐到时尚、从评论到学术、从政治到经济,从来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一样,脑神经与视网膜总被各式各样的信息填满。如何妥善组织庞大的信息来源?如何有效但正确地接收各种信息?如何节省时间又能大量阅读?这是我们当下最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人以为社群媒体就是解答,但我想说的是:RSS 才是真正的答案。透过订阅 RSS,你可以省下许多时间与力气去搜集信息和 check 更新。

或许你会问:「我也在微博上也看到很多新闻和评论啊,为啥要订阅 RSS?」长期收看我博客的朋友一定知道我要说什么:透过社群媒体浏览新闻报导与其他信息,或许不至于信息营养不足,但一定会造成信息营养失调。

社群媒体天生带有严重的互联网滤泡(filter bubble),不论是按赞、喜欢、或是收藏,透过纪录和计算你的点击行为,社群媒体呈现给你的是——也越来越是——那些你喜欢的信息,而不是你应该知道的信息。结果就是,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信息偏食症了!「互联网滤罩」一词来自《The Filter Bubble》一书,指的是一种社群媒体(包含 Facebook、Twitter、微博…等)的信息演算法。社群媒体与门户网站为了提供使用者舒适的互联网体验,往往透过某种演算机制来计算使用者的点击行为,以便提供较为符合使用者喜好与需求的内容。换句话说,演算法会记住你的偏好。问题是,一旦必须面对滤罩「考验」的是公共信息,那么将会造成我们严重的「信息营养失调」。在个人层次上,这将加强我们既有的偏好与定见:当在社群媒体上看到的多数内容都与我们的看法相同时,我们更容易相信自己正确无误,更严重的问题,发生在集体层次上:一方面,同质性极高的贴文呈现,会让我们误以为代表真正的民意,另一方面,这种多数/少数的错觉,很容易就会演变成为正确/错误、理性/滥情、正义/邪恶的对立。换句话说,社群媒体的互联网滤罩正在「极化」不同立场的看法,促使一群原本意见纷杂的大众,变成两群相互反对、甚至势不两立的阵营。社群媒体上的强势者都坚信自己站在正义又正确的一方,同时把对方看作无恶不作的妖魔。社群媒体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观点上的朋友(因为太容易找了),而是意见上的对手。透过 RSS 你至少可以看到标题和图片、看到第一段的前几十个字——这些是你在微博上可能永远都看不到的。在中国媒体审查情境下,许多精彩、有力的文章都是首先出现在博客,而不是一般媒体。如果你喜欢自我成长的话,订阅博客 RSS 更是必经之途。即使某天政府真的解除信息审查机制,互联网滤罩的效果仍然存在。这其实也是互联网滤罩的危险之处:你以为没有信息筛选和过滤,但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我们始终要记得,如果想要成为理性善思的真正公民,就不能让社群媒体只是喂给我们那些喜欢知道的信息,却排除那些我们应该知道的意见。

微博有以下几个缺点:信息过于破碎。碎片化之后,每条微博只能反映出某个事物的一个很小的局部。而读者如果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就得看大量的微博,然后自己去把这些信息拼凑起来。

信息过于肤浅。面对海量的肤浅信息,读者自然也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读者容易淡忘。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和浅层化,导致这些信息很难在你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时效性太短。一方面,读者容易淡忘;另一方面,大部分(至少 99% 以上)微博的时效性都很短。有人统计过,一条微博发出之后,如果几个小时内没有被转发,就几乎不可能再受到关注了——也就是说,每条微博信息的生命周期很短。

时间效率低下。前面这几个缺点,最终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时间效率低下(说直白点,就是浪费时间)。关于时间的重要性,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的一生中,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只有两个:自己的“才华”和自己的“时间”。通常是才华越来越多而时间越来越少。人生就是用时间换取才华。假如你长年泡在微博网站,不妨反思一下:你花了这么多时间写微博/看微博,你到底增加了多少才华?

调整刷博和看博的心态。很多微博控整天泡在网站上,只不过想比周围的人抢先知道一些新闻(多半还是八卦新闻)。如果你是这种人,不妨设想一下:比别人早知道这些新闻,又如何?除了能满足猎奇心理和虚荣心理,还能给你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吗?(除非你是记者或网站编辑)
对于那些重量级新闻,即便你不上微博,也会知道滴!比如“乔布斯去世”这种新闻,你想不知道都难。对此,俺总结如下:不要担心错过某条消息——会被你错过的消息,多半不重要,不看也罢;真正重要的消息,你自然不会错过。

在微博网站上,有不少“话痨”型的用户。这种人可以几年如一日,每天发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消息。而且发的消息,大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个人琐事。

大部分微博内容都是重复滴。越是热门的内容,转发的量越大且越持久,因此占的比例越高。
记得“二八定律”吗?根据这个规律,你只要每天拨出 10-20 分钟,简单上去扫一眼,对当天的时事,也就八九不离十了。还是那句话:不要担心错过某条消息,会被你错过的消息,多半不重要,不看也罢;真正重要的消息,你自然不会错过。

总结:当朋友圈形成一个社会性的圈子,你所发表的状态就没有这么自由了。再看看下面的评论,跟你关系不同的人一般回复也不同,但真正关心你的人绝对不会出现在评论里。朋友圈里潜伏着这样一群人,半年不发一条状态,却游离在别人的状态里,随时以一种视奸的视角看着别人的喜怒哀乐。原因很简单,其实有的状态只是为了记录生活,但往往引来非议,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也是越来越明白,朋友圈的状态并不是这么简单,与其表现一个不成熟的自己不如适当明哲保身,做一个旁观者赏心悦目。

发布者

Javen

一個喜歡折騰的自由散漫又帶有幽默感的處女座完美型浪漫主義豪放派人士。

《为什么要少用朋友圈和微博》有6个想法

    1. 有一段是他的,但是那个互联网遮罩的概念不是他博客上的,给出出处:http://www.jianshu.com/p/c4a697d63202

  1. 事事都有两面性,关于微博,其实它的产生就是为了适应现在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微博的存在意义在于他能在短时间内让人了解尽可能多的事情。毕竟是互联网时代,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人的视网膜总是在接受着大量的信息” 的必然结果了。

    1. 嗯,说得不错,现代人的视网膜极易超负荷地接受许多并不是必要的冗余信息,这就需要自我过滤信息的能力了。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