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yudao

读书笔记(4)《菊与刀》

菊与刀(增订版)  鲁思·本尼迪克特

写在前面:再忙碌的生活也必须停下来放慢节奏汲取营养。环境再聒噪,也不要停止自己大脑的思考。

书  评

一、目的与思考

之所以要看这本书,是因为我想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特别的年份里,基本搞明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 日本民族矛盾的性格何以形成?
  • 日本民族缘何好战,并在历史上数次侵略周边国家?
  • 战败后为何要保留天皇体制?
  • 日本今天为什么不向中国道歉?
  • 战后日本何以快速强大起来?

其实,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都在下方的读书笔记中了。这本书出自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美国学者居然能写出如此深刻富有洞察力的书,不免让人心生敬佩。本书全方位地展现了日本人生活中多维度的文化,从“耻感”到“义理”,从“恩”到“人情”,从儿童阶段的片段式教育的不连续性到成人的自尊心与耻感,深刻分析了日本人看似矛盾的民族性的形成脉络。透过这些脉络不难发现,从日本人好战黩武却在战后承认失败直到现代日本发展强大赢得世界尊重,其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最重要的是,我要从日本的文化脉络和历史轨迹中发现日本民族对我国影响的原因以及我们需要对此作出的反思。

日本文化作为东方亚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我国的文化一样,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很大的缺点。将东方与西方文化二元对立起来的想法固然有所偏颇,但我们不能不对自己在近代以来承受欺凌的苦难作出最深刻的反思。这也是我选择此书的最大意义所在。战后的日本虽保留了天皇体制,但出人意料承认战败并甘心进行学习与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却让这个曾受到核武攻击的国家迅速崛起。抛开侵略者罄竹难书的罪恶不谈,我们必须思考我们自己的“土壤”出了什么问题。只靠一腔热血而不思进取和改变的结果就是我们自豪地欣赏着自己的文化却逐渐荒废了大脑皮层的思考。备受战争的凌辱之后便栽培仇恨的种子,周期性爆发的爱国热潮持续冲昏本就充满愚昧与封建思想的大脑,其结果就是本来犯下错误播种侵略仇恨的国家成了精明的行动的巨人并且在世界上赢得尊重,而惨遭蹂躏的多难之邦甘尝战争恶果却在痛苦中装聋作哑地固步自封并在国际上备受非议。

二、学界评价

日本学者对此书的肯定方面:社会学论著往往重视各种现象的量的分析,这本书则重视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重视文化的整体及其各种内在联系。
此书所获赞誉颇多,在学术界有着崇高的荣誉。所以,肯定的方面就不多讲了,因此我只关注学者对此书的一些批评。

批评方面:1.两个重要缺点:(1)缺乏历史的分析。日本是变化中的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封建性的和市民社会性的、日本式的和西洋式的,往往叠现在一张照片上,相互影响、相互放射。2)著者这本书把“日本人”作为一个总体来考察。这是必要的。但不可忽视,日本人中有阶层、职业、地区、知识水平等各种具体差异。

如果把考察、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为“日本军人的思考方式”或“日本俘虏的思考方式”,也许还有些学术价值。但著者却说是“日本人的思考方式”或“日本文化的模式”,这就成了以局部概括全体,根据局部事实做出总体结论。

此书是在战时所写,容易把战时日本“军部的行动或宣传看做是日本人的要求或日本人的思想”,把日本人说成好战民族。

2.把这种旧式家庭当做“现代日本的家庭”,让他这个在日本生活了六十年的人只能目瞪口呆。他所接触到的是,青年们大都按自己的意志选择职业和婚姻,如果出现矛盾,多半是父母让步。
(完)

——————————————-

读 书 笔 记

 

“菊”本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8

至于翻译质量,限于水平和精力,难免舛误,敬希指正。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0

人类学家比其他社会科学家能够更好地把差异作为一种“正值”即有用的资料来利用,而不是看作“负值”。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9

在有关西方各民族的研究中,缺乏比较文化学训练的人往往忽视许多行为的整个领域。他们总是过于视为理所当然,对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习惯以及人们对熟悉事物的公认说法都不进行研究。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9

因为只有高度注意一个民族生活中的人类日常琐事,才能充分理解人类学家这一论证前提的重大意义:即任何原始部落或任何最先进的文明民族中,人类的行为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学来的。不论其行为或意见是如何奇怪,一个人的感觉和思维方式总是与他的经验有联系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0

我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还确信这样的前提,即:最孤立的细小行为,彼此之间也有某些系统性的联系。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0

而在一个民族基于其整个经验和价值体系,在思想上已形成一套与我们的设想异常不同的行动方针时,我们却侈谈共同的目标。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1

毫无疑问,有朝一日,我们也会承认,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为当代世界各个民族做眼科大夫那样的工作。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2

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是一样,如果人们还在战战兢兢地保卫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只相信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世界上唯一的解决办法时,文化的比较研究就不能发展。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3

日本对战争原因则有另外的看法。他们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上的无政府状态就不会结束。日本必须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斗。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9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日本的青少年中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五都受到公共学校的教育。因此,它应该帮助落后的兄弟之邦——中国。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9

今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必将保持它某些固有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等级制的信仰和信赖。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9

在我们打胜仗的时候,他们还是反复地说:“在这场较量中,物质力量注定必将失败。”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30

在三十年代,前陆军大臣、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荒木大将③在名叫《告日本国民书》的宣传小册子中写道:日本的“真正使命”在于“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30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全都筹划好了,并且万无一失。只有从这一信念出发,日本人才能继续坚持自己那种必不可少的主张——万事都是我们主动期求的,绝不是被动的,不是别人强加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34
Notes: 1) 当顽强成为执拗,神话也就沦为笑谈。与ISIS和朝鲜何异。 

换句话来讲,就是说,败得越惨,事态就发展得越顺利。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34

这些顽强抵抗到底的日军俘虏,把他们的极端军国主义归根于天皇,认为自己是在“遵奉圣意”,是为了让“陛下放心”,“为天皇而献身”,“天皇指引国民参加战争,服从是我的天职。”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37

即使日本战败,天皇也不能因战败而受谴责。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37

勇敢的行为,如果使受难者获救,就更加是英雄行为。日本人的勇敢则排斥这类救援。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40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也严禁顶嘴,在军队中,对顶嘴一定要严惩。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43

我们把作为文化习惯结果的行为和暴虐行为加以区分,并不是对暴虐行为加以宽宥。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43

但日本人的行为则好像是:择定一条道路便全力以赴,如果失败,就很自然地选择另一条道路。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44

多少世纪以来,不平等已成为日本民族有组织的生活准则,既是最容易预计,也是最广泛被接受的。承认等级制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51

不仅要懂得向谁鞠躬,还必须懂得鞠躬的程度。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51

日本妇女走路时要跟在她丈夫身后,其社会地位也比丈夫低。即使他们穿上西服,和丈夫并肩而行,进门时走在丈夫前面,一旦换上和服,就仍然退到后面。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55

七到八世纪时,日本的天皇及其宫廷已经着手用日本使节赞叹不已的中国高度文明习俗来充实日本。他们以无与伦比的巨大精力进行这项事业。在那以前,日本连文字都没有。七世纪时,日本采用了中国的表意文字来记述它自己那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语言。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58
Notes: 1) 巍巍中国,一步之遥。错失良机,催灭等级,却未能建立秩序,以致步步落后。 

德川氏企图把商人永远置于卑贱地位的政策,在货币经济中无疑要失败,而当时日本正是靠货币经济运转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61

非经将军许可,大名不能联姻,以防止导致任何政治联盟的危险。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65
Notes: 1) 与中国帝王分封王侯类似,无诏不得进京,严禁串联结盟。苏联也有类似制度,维护专制统治的必需。 

但阶级的固定性在欧洲却十分顽强。在法国,阶级冲突竟导致剥夺贵族财产。在日本,他们却彼此接近起来。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69

财政窘迫的大名已无力支付其武士侍从的定额俸禄,整个封建纽带的网络已只能供人嘲弄。他们企图靠对农民增课已经很重的年贡来避免沦亡,寅收卯贡,常年预征,农民贫困已极。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70

经过漫长的交谈,斯宾塞写了意见寄致伊藤。关于等级制,斯宾塞写道,日本在其传统习俗中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国民福利的基础,应当加以维护、培育。他说,对长辈的传统义务,尤其是对天皇的传统义务,是日本的一大优点。日本将在“长辈”的领导下稳步前进,并可克服很多个人主义国家中无法避免的种种困难。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80

与西方文化相比,日本人对“上级”更加尊重——从而也给他们以较大的行动自由,但“上级”也必须严守自己的本分。日本人的格言是:“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85

加之,排、连单位大多由同一地区的乡邻编成,和平时期服兵役大都离家不远,这不仅意味着士兵与地方上保持联系,而且每个人在军队服役的两年期间,军官和士兵、老兵和新兵的关系,代替了武士与农民、财主与穷人的关系。军队在许多方面起到促进民主的作用,在许多方面是真正的人民军队。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88

没有高级现役军官担任陆海军大臣,任何内阁都无法组成,因为文官或退役军官是不能担任此职的。同样,对于内阁的任何行动,军部如果不满,只需召回他们在内阁中的代表就可以迫使内阁解体。在这个最高决策阶层,军部首脑绝不容许任何人干涉。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88

而当这些企业,如他们所说,“已经组织完备,业务发达”之时,政府就把它们卖给私人公司。这些官办企业逐渐以“低廉得荒谬的价格”,㉖卖给那些经过挑选的金融巨子,即以三井、三菱两家为中心的著名财阀。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89
Notes: 1) 既得利益集团腐败如何避免? 

人们都认为“成金”是靠诈骗、剥削致富的,对“成金”者极尽指责,与美国人对“白手起家者”的态度,简直相距霄壤。日本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91
Notes: 1) 总结之笔。  2) 这跟中国社会相似。 

人们都认为“成金”是靠诈骗、剥削致富的,对“成金”者极尽指责,与美国人对“白手起家者”的态度,简直相距霄壤。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91

总之,日本人在构筑世界秩序时,经常考虑到等级制。在家庭以及人际关系中,年龄、辈分、性别、阶级决定着适当的行为。在政治、宗教、军队、产业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十分周到的等级划分,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一逾越其特权范围,必将受惩罚。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91

他们感到“安全”是由于视等级制为合法。这是日本人人生观的特征,正如对平等与自由企业的信赖是美国人生活方式的特征一样。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91

但是,等级制绝不是能输出的玩艺。那些大言不惭的主张,在别的国家看来,实在是狂妄至极,甚至比狂妄还要恶劣,以至万分愤慨。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91

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自己心甘情愿地满足于“各安其分”的日本道德体系是不能指望别的国家接受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92

战争时期,以天皇名义发给前线部队的每一支香烟都强调每个士兵所领受的“皇恩”。出征前士兵所领的每一口酒就更加是一种“皇恩”。他们说,神风队员自杀式的攻击就是报答皇恩。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99
Notes: 1) 与现在的朝鲜很相似。 

在公认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恩”所内含的巨大债感推动着每个日本人竭尽全力以偿还恩债。但是,恩债感又是很难受的,因而也很容易产生反感。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03

我们重视爱、关怀、慷慨仁慈的价值,越是无条件越可贵。而在日本则必然附有条件,接受了这类行为就成为欠恩者,恰如日本谚语所说:“天赋(非凡)慷慨,始敢受人之恩。”⑥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08
Notes: 1) 中国也是一个感恩的社会,从孝道就可看出。但是也在发生着某些变化。因为贫穷?还是外来文化的入侵?中国是个更加复杂的矛盾综合体。 

上述“义务”和“义理”都是无条件的。这样,日本人就使这些道德成为绝对性的东西,从而就与中国那种对国家的责任和孝道概念产生差别。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12

但是,中国人并没有把这些道德看成是无条件的。在中国,忠孝是有条件的,忠孝之上还有更高的道德,那就是“仁”,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12

由于“仁”被彻底排斥在日本人伦理体系之外,致使“仁”形成具有“法律范围以外之事”的含义。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13

中国的“仁”的概念,在此已被贬抑得无以复加了。③日本人就是这样全部篡改并贬抑中国体系中最重要的德目,而且没有其他足以代替“仁”来制约“义务”的德目。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13

他们在宪法中写道,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对国务大臣的任何行为都不负责任。天皇是日本国民统一的最高象征而不是负责的国家元首。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18

中国有史以来经历了三十六个朝代的更替,日本则没有。它虽然经历了各种变迁,但社会组织并未瓦解,其模式一直未变。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19

尽管“义务”中的某些特定行为也会使人“不愿意”,但“义务”的定义中绝不会有“不愿意”做的意思。对“义理”的报答则充满内心的不快。在“义理”的领域中,负恩者的难处是无以复加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25

如果“义理”与“忠”相冲突,人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坚持“义理”。当时,“义理”是一种人们珍视的直接人际关系,而又具有封建性装饰。“懂义理”的含义就是终身忠于主君而主君也以诚报答。“报答义理”,就是把生命献给受其深恩的主君。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29

不过,任何文化中“对名分的义理”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敌意和伺机报复,绝不是亚洲大陆道德的特点。它不是所谓东方气质。中国人没有这种特点,暹罗人、印度人也没有。中国人把听到侮辱和诽谤就神经过敏看做是“小人”,也就是道德水平低下的人的特征。不像日本把对名誉的敏感看作高尚理想的一部分。在中国的伦理观中,一个人突然开始使用不正当的暴力来肆意报复所遇侮辱是错误的。如此神经过敏,他们觉得可笑。他们也不会下决心用一切善良与伟大的行动来证明诽谤是无根据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35
Notes: 1) 中国是正义与高尚内在的宽容,日本是名誉与平衡外在的报复。这就造就了内敛保守温顺的民族与大胆亢进好武的战斗民族。 

生在十八世纪法国的托克维尔,尽管对平等制的美国给予好评,但他仍对贵族生活知之甚深,十分钟情。认为美国虽有其美德,却缺少真正的尊严。他说:“真正的尊严在于各安其分,不卑不亢,自王子以至农夫,皆可以此自许。”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37

有些美国人叫嚷,只有由我们推行平等原则,日本人才能获得自尊。这些人其实是犯了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错误。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37

他们对火灾毫无责任,只因火灾使挂在学校中的天皇御像受惊。也有些教师为抢救天皇御像,冲入火中而被烧死。他们的死,证明他们对“名分的义理”的高度重视和对天皇的“忠”。至今仍有流传说,有些人在庄严捧读《教育敕语》或《军人敕谕》时,偶尔读错,竟然自杀以洗刷污名。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38
Notes: 1) 耻笑朝鲜时,不妨也想想从前的日本。  2) 为什么不为战争道歉的原因。 

外交家在“义理”上也不能承认自己外交方针的失败。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38

因为日本的儿童们把竞争多半看做是游戏,并不怎么在意。在青年和成年人中,一有竞争,工作效率就降低。人们单独工作时,进步较快,错误减少,速度也提高。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39

他们说,如果一个项目采用竞争的方法,被测试者的思想就会集中于担心失败,因而工作受到损失。他们对竞争对手异常敏感,仿佛是对自己的一种侵犯,因而注意力转到与侵犯者的关系上,而不是专心从事工作。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39

西方人有关日本人的忠诚的议论,很多不合实际,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了解,“义理”不仅是忠诚,在特定条件下它也要求背叛。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46

1930年代中期,他们当中许多人也用这种方式摆脱厌倦情绪。他们抱着国家主义目标,把攻击矛头再次从自己内心转向对外。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50

而“义理”则常有双重同等的含义,一方面是使用侵略手段,另一方面是遵守互敬关系。在战败之际,日本人从前者转向后者,而且显然不觉得心理上对自己有任何压力。目标仍然是为了名誉。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53

“这些曾经是攘夷急先锋的藩发生了豹变,不管其背后的动机多么复杂,这种行动却证明了他们的现实主义和冷静态度,人们对此只能表示敬意。”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54

日本人一方面培养肉体享乐,另一方面又规定不能把享乐当做严肃的生活方式而纵情沉溺。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59

我们对于性享乐的许多禁忌是日本人所没有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62
Notes: 1) 日本人认为那是人之常情。 

他们认为,像其他“人情”一样,只要把“性”放在人生的低微位置上就行。“人情”没有什么罪恶,因而对性的享受没有必要讲伦理道德。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62

结婚以后,如果丈夫与其他妇女发生肉体关系,那就是侮辱他的妻子,因为他把理应属于妻子所有的东西给了别人。日本人则不这样看。在选择配偶问题上,他们听命于家长,盲目地结婚。他与妻子的关系必须遵守清规戒律。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63

这种玩乐完全是公开的。妻子为出去夜游的丈夫梳洗打扮,妓院可以给他的妻子送账单,妻子照单付款,视为当然。妻子可能对此感到不快,但也只能自己烦恼。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64

在日本人的哲学中,肉体不是罪恶。享受可能的肉体快乐不是犯罪。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66

主人公的失败是因为溺于人情而忽视了“义理”的义务,或者是因为忠孝不能两全。他迫于“义理”而不能遵行正义,迫于义理而牺牲家庭。这些矛盾仍然是具有约束力的两种义务之间的矛盾。两者都是“善”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75

敕谕在列举一切德行和义务之后,归结于“诚”,这正是典型的日本特色。中国人把一切道德归之于出自仁爱之心。日本人则不是这样,他们先确立义务准则,最后才要求人们全心全意,为履行义务而倾注全部心灵和精力。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87

耻感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恰如一切看重耻辱的部落或民族一样,其意义在于,任何人都十分注意社会对自己行动的评价。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194

不仅排除一切自虐性苦行,甚至在日本这个教派也不是禁欲主义的教派。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08

我们看到的是,日本文化反复向心灵深处灌输谨小慎微;而日本人则对此力图辩解并断言:当这类心理重荷一消失,人的意识就进入更加有效的境界。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16

按照他们的哲学,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善,如果内心冲动能直接表现为行动,他就会很自然地实践德行。于是,他想努力修行,以求“圆熟”,消灭自我监视的“羞耻感”。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18

日本的人生曲线与美国的人生曲线正好相反。它是一根很大的浅底U字形曲线,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24

在美国,我们依靠增加壮年期的个人选择自由来保证达到这一目标;在日本,则依靠最大限度地约束个人,尽管这个时期人的体力最强、谋生能力最高,却仍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25

这种根深蒂固的连续性意识使成年的儿子对依靠父亲不像西方民族那样感到可耻和不体面,即使这种状况延续的时间要比美国长得多。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25

两年兵把上一年的积恨一股脑儿地向一年兵发泄,想方设法侮辱一年兵,以显示他们受“锻炼”的水平。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40
Notes: 1) 奴颜婢膝备受屈辱的阴影为日后的快意复仇埋下了基础。 

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因为他们接受了极权主义国家理论的教育,也不是由于被灌输了忠于天皇的思想,经受各种屈辱刺痛的体验是其更重要的原因。在日本家庭生活中,受日本式教养并对“自尊”极其敏感的青年,一旦陷入这种环境,极易变成野蛮。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40

不用说,近代日本的中学及军队中上述事态之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来自日本古老的嘲笑和侮辱习俗。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40

在偏僻的农村,许多姑娘,有时是大多数,在出嫁之前就已怀孕。这种婚前的性经验是不属于人生大事的“自由领域”。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44

女人到了成熟年龄,就抛开禁忌,如果出身低微,她的淫荡毫不逊于男人。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46

观念。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也说是“自觉自愿”为“尽忠”、“尽孝”或为“义理”而死,并不认为属于自我牺牲的范畴。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48
Notes: 1) 少年不知耻与苦的紧张,长大就变成知耻而后勇的气节。这类似于每一个逆境中历练成长而有一定成就的人。 

日本人使用的某些象征,有助于了解因儿童教养的不连续性而造成的两面性格。幼年期建立的一面是“不知耻的自我”。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48

使西方人感到诧异的日本男子行为的矛盾性,是日本儿童教养的不连贯性造成的。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49

他们曾经学习中国习俗,继而又吸取西方学说,这就是证明。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50
Notes: 1) 根深蒂固的二元性使然。儿童时代教育的不连续性使然。 

为了避免遭受世人疏远和毁谤等重大威胁,他们必须放弃刚刚尝到甜头的个人乐趣。在人生重大事情上他们必须抑制这些冲动。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51

为了避免遭受世人疏远和毁谤等重大威胁,他们必须放弃刚刚尝到甜头的个人乐趣。在人生重大事情上他们必须抑制这些冲动。极少数违背这些规矩的人甚至将有丧失自尊的危险。自尊(自重)的人,其生活准绳不是明辨“善”、“恶”,而是迎合世人的“期望”,避免让世人“失望”,把自己的个人要求埋葬在群体的“期望”之中。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51

如此产生的紧张感非常强烈,表现为一种巨大力量,使日本成为东方领袖和世界一大强国。但对于个人,这种紧张感则成了沉重负担。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51

生活在美国的“二世”日本人已经没有日本道德的知识和实践,他们的血液中也丝毫不存在要墨守其父母出身国日本习惯的东西。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53
Notes: 1) 环境的感变必将丢失先祖文化与道德。 

现在日本人已经在西方意义上提出了“放下刀”(投降),但在日本意义上,他们仍将强力关注,保持心中放刀,谨防锈蚀,保持光洁。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54
Notes: 1) 他们只是将耻辱深埋在心。 

位居等级制上层而受到最高崇敬的人,其自身并不掌握专断权力。在等级制中居于首脑地位的官员并不行使实权。上自天皇下至底层都有顾问和隐蔽势力在背后操作。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59

正由于日本人这样观察他们的社会,因此,他们能够反抗剥削和不义而不会成为革命者。他们并不打算破坏他们的社会组织。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60

正由于日本人这样观察他们的社会,因此,他们能够反抗剥削和不义而不会成为革命者。他们并不打算破坏他们的社会组织。他们可以像明治时代那样实现最彻底的变革,而毫不批判其制度本身。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60

日本将试行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但是,西方的制度,正像在美国那样,并不能成为改善世界的可资信赖的工具。普选和由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虽能解决许多问题,但同时也会产生许多困难。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60

日本赖以重新建设一个和平国家的真正力量在于日本人敢于承认他们过去的行动方针“失败了”,从而把精力转向另一方面。日本有一种善变的伦理。他们曾试图通过战争赢得它在世界上的“适当地位”,结果失败了。于是,他们就可以抛弃这种方针。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61

反应。因此,日本对俄国的胜利和日本在菲律宾对美国的胜利,显示了日本人行为的明显对立的两面性格:受过侮辱时是一面,否则是另一面。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65
Notes: 1) 说到底还是两个方面:军事上的强大让它服你,文明上的尊重让它感谢你。这就是日本对美国之于其它弱国包括中国态度不同的原因。 

今后十年期间,欧洲或亚洲任何不扩充军备的国家,都将比搞军备的国家具有潜在的优势,因为这类国家可以把财富用来建设健全、繁荣的经济。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68

想用命令方式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的日本,美国做不到,任何外国也做不到。不论在哪一个被统治国家,这种办法从未成功。任何外国都不能强迫一个具有不同习惯和观念的民族按照外国的模式去生活。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增订版)  loc. 268

发布者

Javen

一個喜歡折騰的自由散漫又帶有幽默感的處女座完美型浪漫主義豪放派人士。

《读书笔记(4)《菊与刀》》有37个想法

  1. 哇,摘了这么多,辛苦了。
    有趣的是,这本书是在美国向日本开战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要搞清楚的问题是,打赢日本之生怎么办?更有趣的是作者从来没去过日本。不过书中对日本人人性的剖析放到今日仍然有参考价值。是一本好书。。。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